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 > 人大制度

加强代表培训工作的初步实践与思考

辽宁省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刘长德

来源:   浏览字号: 2006年06月22日 00:00
        2005年5月,中共中央以中发[2005]9号文件转发了《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人大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文件指出,要建立对全国人大代表的系统培训制度,这一要求,对各级人大代表的培训工作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加强代表培训工作是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基础,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客观需要,也是不断提高人大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以中央9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把加强代表培训学习,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战略任务,摆到工作的重要日程,切实抓紧抓好。这里结合大连市人大常委会的初步实践,就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9号文件精神,加强代表培训工作谈一些体会。

        一、从队伍建设需要入手,建立和完善代表培训制度
        2003年初市人大常委会换届后,为加强人大代表工作,我们对代表履职情况做了调查。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我们了解到,换届后各级人大代表中新成员较多,如何使他们尽快地进入角色,增强履职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已成为人大常委会做好代表工作的当务之急。为此,市人大常委会于2003年5月就讨论通过了《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代表工作的意见》。《意见》第八条明确规定,“市人大常委会要从提高代表素质入手,切实抓好代表培训。代表联络部门每年都要提出代表培训具体计划,经主任会通过后予以实施。市人大常委会要定期举办代表培训班,代表要轮流参加学习。代表的培训要重点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代表法》等有关法律,学习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相关知识。市人大常委会或专门委员会组织代表进行视察、调查和执法检查时,要事前对参加活动的代表进行法律和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代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执行代表职务的能力。”《意见》实施以后,我们确定了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计划。当年就采取了“以会代训”的方式,召开了区市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研讨会和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了加强代表工作,搞好代表培训,提高代表素质等方面的经验,进一步促进了人大代表工作的开展。
        2004年初,常委会把提高代表素质,增强代表履职的责任感,做好对代表会前、视察前和日常的培训工作列入工作要点。全年采用“以会代训”、以视察、检查活动前集中培训,以及利用《大连讲坛》组织人大代表听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对代表的培训。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各选举单位分期分批地对选出的代表,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业务知识的培训。
        为了认真贯彻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加强人大工作的决定和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代表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代表培训工作,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又依托市委党校建立了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培训基地。依托市委党校建立代表培训基地,可以充分利用党校的教学资源和环境条件,为代表学习培训提供一个条件比较优越和稳定的场所,同时也有利于党校对人大理论的研究和宣传。这一基地的建立得到了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职责分工上,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主要负责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制定,培训对象的组织、协调,培训经费的筹措等。市委党校主要负责培训计划的具体落实,师资的配备,培训班的管理和服务。在培训对象上,不仅限于市人大代表,大连市辖区内的各级人大代表都可以参加培训。培训总体目标是届内每位代表都要争取接受一次集中培训,每年举办市本级代表培训班不少于2期。目前,在市委党校培训基地已成功地举办了两期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代表普遍反映,培训班准备充分,培训形式较为灵活,课程设置合理,学习内容有针对性。能在几天的培训中,了解到全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学到一些法律知识和人大代表专业知识,对于发挥代表的作用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至此,常委会对代表培训工作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变过去的被动组织为主动拓展,变分散组织培训为以“基地”为主的培训,变只是提供服务性的培训为创建学习培训平台,调动代表学习积极性的培训,从而使代表培训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二、从调动学习积极性入手,保证代表培训的质量
        本届人大常委会在代表培训工作的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新形势下提高代表培训质量的关键,要用创新的思维,要用战略的眼光去思考、去探索新的培训格局。我们为进一步发挥代表学习培训的主观能动性,开阔人大代表履职的视野,在教学管理与服务上,学习借鉴先进的培训模式和经验,以期提高代表学习培训的实效。培训中,我们努力做到四个结合:一是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我们要求代表根据各自的实际坚持自学,形成自学的习惯,多了解当前国内外形势,学习党和国家的新精神,解放思想,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二是学习代表应知应会的知识与相关领域知识相结合。除认真学习好代表履行职责所必须的知识外,我们还组织代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社会学、哲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如,在人大代表培训基地建立后举办的代表培训班上,我们从代表依法履职的最基本的知识开始,组织了“如何提高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的质量”、“构建和谐社会与发挥代表作用”等专题辅导。三是学习与经验交流相结合。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围绕不同主题开展了深入讨论,并邀请优秀代表介绍履职经验,大家积极发言,气氛活跃。四是理论授课与视察、调研相结合。为使参加培训的代表更好地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我们在传统授课的基础上,还结合所学内容安排代表视察相关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情况。
        通过培训,代表的履职积极性被广泛调动起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提高”:一是代表自身素质提高。以前代表对于自己当选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并不是十分清楚,现在,他们能够自觉履行代表职务,接受选民监督,结合自己的实际查找不足。突出地表现在代表参加人大活动的热情高涨,有事按照规定及时请假,并能按时出席。二是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质量提高。以今年为例,人大会期间共收到代表10人以上联名提出的议案32件,收到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共738件,比2004年分别多出7件和152件,其中,绝大多数涉及大连国计民生、重大项目以及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对这些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反映了民意,大大推动了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参政议政能力提高。在人大会上,代表能够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财政预决算报告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建议和意见。四是监督与支持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提高。在今年大连参加全国首批文明城市评选过程中,代表们从市民代言人的角度,对市政府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引导市民做文明市民,为大连当选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从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入手,规范和保证代表行使权力
        这几年,我们在代表培训工作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央9号文件对代表培训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为新时期地方人大代表培训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学习贯彻中央9号文件的高度上,我们认为今后常委会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加强代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人大行使职权的每一项工作,可以说都是知识广博型兼密集型的工作。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大工作的基础。代表履职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人大代表素质的状况、履职水平的高低、作用的大小,都会对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产生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人大代表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法律水平和广博的知识,必须具有较宽的视野和全局观念,必须具备参与决定国家事务的能力。因此,加强代表培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目前,在地方人大代表中,代表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与老百姓对人大代表越来越高的期望值形成强烈对比。从这个角度讲,加强代表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学习型的人大代表队伍建设。要把加强代表培训工作和提高代表素质,摆到工作的重要日程,认真抓好。  
        (二)确保培训质量,为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创造优秀的内部环境。开展培训工作,追求质量和实效是目的。搞好代表培训工作就要使代表掌握执行代表职务所必需的知识,特别是有关我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运作等基本知识、提出议案和建议、代表职责与代表活动等方面的知识。要建立代表系统培训制度,围绕代表依法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知识来安排培训内容,为代表提供最直接的帮助。培训要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分层次,注意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在定期举办常规培训班的基础上,还要不定期地通过邀请专家、学者结合实际宣讲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知识,不断提高代表的法律水平和执行代表职务的能力。此外,还要经常召开代表工作经验交流会,激励代表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依法履行职责。
        (三)完善保障机制,为持续开展代表培训工作创造良好外部条件。人大代表素质的提高既需要代表自我培训,也需要外在物质条件的保障。我们最近在举办代表培训班时做的一份调查显示,在关于参加代表培训的障碍是什么问题上,参加调查的代表几乎是100%认为工作脱离不开是主要障碍。保障代表接受培训的权利,认真搞好代表培训,是有关机关或者机构、组织的法定职责或者应尽的义务。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和个人都必须尊重代表的这一权利,支持代表接受培训。特别是人大常委会及其办事机构,要为代表培训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服务和保障。
        (四)创新代表培训工作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人大代表工作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实践,代表培训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在抓代表培训工作创新时务必密切联系实际。1、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的培训。要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代表进行分类培训,解决一些个性问题,不断提高代表的履职水平。要把人大代表的培训工作和一些主题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代表学习、交流的平台和空间,让感兴趣的代表进行探讨交流,为代表履职创造更好的条件。2、加强人大代表监督的培训。要通过加强对代表的“应知应会”培训,来改进代表的视察方式,增强视察的实效。要加强人大代表对有关政府财政预算知识方面的培训,帮助代表深入解读预决算报告,从而提高审议的质量,更好地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3、结合社会热点、焦点开展代表培训。人大在闭会期间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代表就群众和代表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调研、视察,并将这些工作同人大培训相结合。要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使之更贴近中心工作、贴近代表履职要求、贴近市民法制需求。
        总之,人大代表的培训工作应充分体现权威性、实效性、创新性,中央9号文件寄托着党中央对进一步做好人大代表工作的殷切期望,人大代表培训工作将站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新的局面。  
编 辑: 系统管理员
责 编: 苏大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