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伟:需提高对公益生态林的补偿标准
中国人大网讯 4月21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等。刘振伟委员审议时说,赞成国务院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报告。为了配合这次审议,全国人大农委先后对八个省作了调研。从调研情况看,对林改成效的总体的判断与国务院的报告是一致的。这次改革目标明确,措施有效,步子稳妥,成效明显。调研组所到的地方,不论是农民,基层干部,对这次林权改革反映都比较好。原来担心的一些问题没有出现,比如说农民的短期行为、不造林、只砍林、不好好管护等都没有发生,原来担心的林改中会发生许多纠纷和矛盾也没有出现,反而出现了农民造林积极性比较高,护林责任心比较强,发展林下经济有主动性这样一些好的现象。最主要的是林权改革是把“权、责、利”的关系处理好了。
刘振伟委员说,这次林权改革涉及24亿亩集体林地,比耕地还多,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下一步的重点,要抓好配套改革,抓紧出台配套政策。
一是重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如林界纠纷等,解决起来比较麻烦,需要下功夫去做。还有,林改前一些山林承包给大户或者工商企业,面积比较大期限比较长,承包费较低等,这对农民的长远利益都有影响。对这些问题怎么处理?需要认真研究。
二是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如林业保险,如果不搞,森林火灾防病虫害,农林户承担不了;还有林权抵押贷款,这次政策上开了一个口子,允许用林权抵押贷款,尽管开了个口子,但还是“贷大不贷小”,小农户贷款仍然困难;还有森林资源评估、产权交易、林权流转,林农合作等都要有配套政策跟进。
三是对公益生态林的补偿标准需要提高。现在补偿比较低,一亩地中央财政补贴10元,去年是补5元,各地反映,这远远不够管护成本,需要提高。
四是国有林场和重点国有林区,要积极试点,积累经验,明确改革思路。
五是抓紧修改森林法。尽快将林改的制度性成果转化为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