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工作透明 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
中国人大网全程服务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法制日报记者 王芳
3月11日下午,吴邦国委员长在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办好中国人大网和‘人大说法’专栏,开通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直播系统,进一步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中国人大网今年为各位代表、媒体记者,以及广大网民提供了详细、全面的两会资讯,并在网站上增设了多个栏目,不仅能在第一时间报道两会动态、反映代表观点,同时也提高了为代表服务的质量,增加了人大工作的透明度。
网络发布 自觉接受监督
吴邦国委员长在今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常委会要更加自觉地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通过刊登常委会公报、召开新闻发布会、组织记者采访和网络发布等多种形式。”
中国人大网在正在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参与直播每一次全体会议和每一场新闻发布会。将会议内容最准确、最快速的传递给会场外的两会关注者。实时文字传输,相关图片跟进,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图文并茂,让每一位坐在电脑前收看网络直播的人都感觉仿佛亲临现场一般,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会议现场的动态,真切体验着会场的氛围。
参与人大网会议直播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每一次进行网络直播前,她们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以确保直播的顺利进行。在直播过程中,从文字的整合与录入,到图片的拍摄、处理、上传,都要经过她们之手。“我们既要保证文字内容的准确无误,又要保证图片的及时更新。让老百姓和各个媒体及时又真实的获取到会场内动态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会议全程网上直播增加了人大工作的透明度,通过网络这一新兴媒介,将两会的实况呈现给广大人民群众,这是公开民主原则的又一具体表现。在利用广播、电视、平面等传统媒体的同时,充分发掘百姓了解、监督人大工作的新渠道。充分的发挥了网络这个“第四媒体”的独特优势,更快、更多、更方便的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两会信息。
代表专区 提高代表服务保障工作水平
“进一步提高代表服务保障工作水平。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为代表提供更多信息资料。”这是吴邦国委员长在今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指出的。
中国人大网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开设了“代表服务专区”,这是全国人大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新举措,各位代表对这个新亮点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中国人大网提供的两会服务非常周到,尤其是‘代表服务专区’,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两会的各方面情况。”刘希光代表向记者道出了心声。
“代表服务专区”中的各个版块为代表们提供了完善的信息服务,据全国人大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代表服务专区”包括:电子邮件服务;通知、公告专栏;大会信息服务专栏;日常信息服务专栏;国家信息服务专栏等五个板块,涵盖了大会文件、专题资料、大会简报和大会服务几方面的资讯。代表通过电子信箱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代表服务专区后,既可进行电子邮件的各种操作,又可查询各种信息。“两会前,我收到了关于中国人大网电子邮箱的使用说明,以及报到、表决和同声传译系统的使用说明,我觉得操作非常简单方便,让我深刻体会到人大为我们提供的服务保障越来越完善。”江苏代表团的刘立仁代表向记者介绍。
同时,全国人大信息中心今年在各个代表团的驻地均开设了“代表电子阅览室”,这让代表们深有感触。山东代表团的于宁代表对记者说“我们在驻地就可以通过登录人大网浏览查询到很多需要的电子信息,不必再像从前那样跑到人民大会堂去上网查阅资料。人大信息中心的这个新举措真正的为代表提供了方便,让我们觉得很温暖。”
两会专题 全方位高时效呈现两会盛况
为了全方位的报道本次大会的盛况,发挥网络信息量大、快速传播、阅读方便的优势,中国人大网制作了“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专题”,围绕大会进行深入报道,并在法制网等多家网站上进行了链接。专题内容包括,公告栏、今日议程、两会要闻、大会文件、领导活动、代表之声、两会花絮以及代表履职知识等几大栏目。
“公告栏”向广大记者提供了详细的新闻中心公告,说明了会议的流程安排和各最新的代表团开放时间,为媒体采访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两会要闻”中全面记录了两会期间的大事要事,把最新最权威的两会新闻和人大常委会工作情况及时的传递给浏览者;“大会文件”中全面记录了在会议期间的各项重要文件,随着会议议程的推进,大会文件栏目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增加,不仅为代表和媒体提供了参考资料,也让普通民众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国家的方针政策。“代表之声”,全方位的报道了代表的建议、议案,为代表建言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同时也让人民群众从“代表之声”中真正了解到了代表们反映民声的职责所在。“两会花絮”,从不同的侧面真实展现两会的盛况和各项会议工作中的亮点,让百姓对两会有了更直观、更深层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