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大杂志 > 中国人大杂志

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文/黄克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浏览字号: 2017年08月15日 15:28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高院党组书记、院长:黄克

    今年全国“两会”的一个关键词是“一带一路”,我作为“一带一路”重要门户的全国人大代表,结合广西法院的工作实际,就司法服务和保障“一带一路”建设谈几点认识。

    一、广西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广西的发展作了明确定位,即“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不久前,国务院批复了《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给广西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赶超发展的步伐带来了新机遇,充分凸显了广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特殊作用。

    二、“两会”工作报告提出了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新任务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都涉及到“一带一路”工作,“一带一路”成为“两会”的关键词。全区法院要准确理解、科学把握、深刻领会这些重要论述精神,明确“一带一路”建设新任务、新要求,努力做司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者、践行者。

    三、司法服务和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

    1、将司法服务保障“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全区法院的重点工作。全区各级人民法院要认真传达贯彻“两会”提出的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精神,按照“两会”几个报告的精神要求,自觉把服务“一带一路”作为当前和今后法院工作的重点,积极回应“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外市场主体的司法关切和需求,凸显司法服务经济发展、引领市场主体的规范作用,营造我国开放开发的良好环境。

    2、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服务重点项目实施。人民法院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一要强化国际司法协助。二要强化合作交流。三要开展送法进企业,服务重点项目实施。紧紧围绕司法职能定位,在全区法院开展司法特色服务,打好“边境牌”“乡村牌”“民族牌”“家事牌”等“四张牌”,积极推动多元力量化解涉外矛盾纠纷。

    3、坚决依法打击各种破坏“一带一路”建设的犯罪行为。“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国家审判机关,要始终把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安全稳定放在首位。一要坚决维护国家安全。二要切实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三要严厉打击走私犯罪,营造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广西法院积极参与开展“国门利剑2016联合专项行动,当年审结各类走私犯罪一审案件94件,集中对14件案件的30名走私犯罪分子公开宣判,有效震慑走私犯罪分子。

    4、制定和完善司法服务“一带一路”的法律政策。近年来,广西高院出台了《关于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为“一带一路”、“双核驱动”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北海海事法院出台《关于为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海事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钦州市中院制定《关于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港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下一步,要根据新的任务和要求,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巩固提升,推动形成司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良好氛围。

    5、实施司法服务“一带一路”的信息化建设工程。一要加大对边境地区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二要协调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边境法院及政府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建设“一带一路”区域司法保护一体化制度。三要向国际社会提供我国准确、详实的法治信息,展示大国形象的网络法院、阳光法院和智慧法院,展示我国法治建设成就,传播中国法治好声音。四要建立完善国内法与外国法数据库,不断加强和完善法律数据智能化开发与应用,并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利的司法服务。

    6、建立和沟通跨国司法服务渠道,推动国际司法交流合作。为进一步发展和提升中国与东盟有关国家之间的司法交流与合作水平,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司法保障,最高人民法院将于2017年在广西南宁举办第二届中国-东盟大法官论坛。广西法院将以此次论坛的举办为契机,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流经贸创造良好的投资法治环境。我们还将成立中国-东盟成员国法官交流培训基地,进一步建立中国与东盟常态化的司法交流机制。

    7、紧紧依靠各级党委领导和政府支持做好司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广西法院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决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决策部署,建立健全重大涉外案件报告制度,在最高人民法院指导和各级党委领导政府支持下,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服务和保障“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共同繁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司法保障!

编 辑: 马冬潇
责 编: 沈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