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头将尾”的责任担当
文/邰顺军
邰顺军 全国人大代表、成都铁路局凯里工务段生产调度中心线桥检测分析工区指导工长
2013 年2 月,我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个光荣而又神圣的身份伴随我度过四个春秋,使我对人大代表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有了深刻的认识,深感责任重大、职责光荣。在当选之初,我就暗下决心,认真学习宪法法律,搞好调查研究,做一名尽职尽责、不辱使命的人大代表。
2014 年1 月初,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期间,列席会议的我第一次走进了委员长的办公室。我真的没想到,可以见到张德江委员长。更没想到的是,作为一名国家领导人,委员长的办公室居然那么简朴,简直不可想象。办公桌还是20 世纪50 年代那种黄色的小桌子。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桌上的两部老式电话,沙发也很古旧。当时,我一紧张不知道坐哪儿,站了老半天。委员长看到我不知所措,马上笑着示意我坐在他的旁边,顷刻间心理压力就小了很多。
这次难忘的谈话持续了近一个小时,委员长对铁路的熟悉和专业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想。在谈话中,委员长不仅详细地询问了我家乡的发展、工作情况,以及在全国人代会上提出的建议, 最后还嘱咐我说,养路工作虽然“脏险苦累差”,但其工作却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事故,希望我要把遵章守纪、注重质量、勤学苦练的良好习惯发扬开来。
说到这次谈话,我唯一感到遗憾的是,一紧张,忘了和委员长合个影。不过没关系,我会在当选人大代表这五年记录下更多基层的声音,并争取邀请张德江委员长来一趟美丽的苗岭明珠——凯里。
四年来,我一直不忘自己肩负的特殊使命和责任,主动增强业务素质和加强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牢固掌握各项法律法规,才能做到政治上坚定、理论上清晰,发挥好人大代表的监督和桥梁作用,积极参与民生建设和经济建设等方面的课题调研。四年来,我先后参加地方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视察11次,列席贵州省和黔东南自治州人代会8 次,参加地方政府调研7 次,参加成都铁路局党代会暨各次形势报告会,接受代表集中培训5 次,向大会提出涉及地方建设和铁路建设等方面的建议19 件。
我坚持深入铁路基层和社会民众,注重摸清社会焦点问题反映出来的矛盾实情和职工群众关注的问题症结所在,广泛收集与整理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把情况向人大和地方政府进行反馈,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意见。四年来,通过调查研究、关注民生,我先后收集整理出了福泉市马场坪到瓮安市的铁路建设和凯里铁路站候车室建设以及铁路沿线的乱搭乱建违章处理等建议;对少数民族村寨的移民搬迁、消防和民族特色博物馆等建设的建议;完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将农村的垃圾集中起来进行无害化处理等,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农村群众的环保意识的建议;对雷公山原生态原始森林保护和建设的建议;等等。
我深知,作为人大代表肩负着职工群众的重托,理应代表职工群众的利益,反映职工群众的意愿,以实现职工群众的权益为己任。为了做好一名称职、合格的代表,坚持做好本职工作和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统筹兼顾,正确处理本职工作与执行人大代表职务在时间、精力上的矛盾冲突,从来没有发生因为参加代表调研视察等活动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更没有因为做本职工作而影响履行代表职责,真正做到了履职和做好本职两不误、双丰收。
在工作中,我作为指导工长,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坚持每天上工地,带着职工干,做好表率,做出样子,把好设备质量和施工安全关。别人管我们叫“兵头将尾”,可我们工班长管的都是安全大事。我在工作上的兢兢业业,平平凡凡干好每一天,也得到了组织和干部职工的认可,曾经获得贵州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见证了我的平凡,也记录了我的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