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提升监督实效 助推经济行稳致远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王晓琳
2024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不断提升监督实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2024年11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10月以来,金融系统不断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行业整体稳健,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依法加强对金融工作的监督,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是人大的职责所在。分组审议时,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人员充分肯定有关方面的工作和成效,并围绕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意见建议,推动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为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202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企业国有资产法执法检查,听取审议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企业国有资产法是我国国有资产监管领域的基本法律。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强化人大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的部署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企业国有资产法执法检查。2024年12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企业国有资产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报告充分肯定企业国有资产法实施取得的重大成效,认为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贯彻实施,依法履行对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职责,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顺利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的发展质量显著提高。针对当前企业国有资产法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报告提出多项举措来进一步推动企业国有资产法贯彻实施,提高国资国企法治建设水平,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024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取得重要成就: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加快构建,市场环境不断优化,要素支持进一步强化,法治建设持续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更趋浓厚,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充分肯定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大家指出,要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引领性、标志性工程,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关键引擎。2024年11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据报告,“双一流”建设8年多来取得显著成效,若干高校和学科逐步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高校和学科逐步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方阵加速形成。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和专题询问时建议,自主科学确定“双一流”标准,优化学科布局,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培育发展一批顶尖大学和优势学科,推动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水平。
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开展了加强新时代安边固边兴边工作专题调研,推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边境繁荣发展、边民团结幸福、边防安全稳固。开展发挥侨务资源优势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专题调研,推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侨务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发挥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独特优势,凝聚侨心侨力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