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郭文生:用热轧一线的“钛”度去履职

通讯员 贾迎春 《中国人大》全媒体见习记者 查炜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25年04月15日 10:53
  郭文生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宽厚板材料公司热轧车间三米三轧机主操作手
  “唰啦啦——”热轧车间内,滚烫的板坯烧得通红,通过输送辊道来到热轧机前,这时留给操作手“塑型”的时间仅有不到5分钟。操作台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宽厚板材料公司热轧车间三米三轧机主操作手郭文生正全神贯注盯着显示屏,身体前倾,手握操作柄,轻拢慢捻、左推右拉,动作精准而迅速……
  郭文生的工作被形象地比喻为“擀面皮”,需要他在短时间内将不同厚度、材质的板坯轧制成符合标准要求的成品,“我们主要轧制的是钛合金等材料。轧制过程中,不仅要控制好轧制的力度和速度,还要时刻关注板坯的温度和变形情况。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每一次操作,都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而这样的赛跑,郭文生一跑就是三十多年。
  1993年,郭文生从武警部队退役后,成为了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宽厚板材料公司的一名轧制工。从保家卫国的战士到投身生产的工人,他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但初心未变。军人的坚韧和执着,让他在面对复杂、艰苦的轧制工艺时毫不退缩。他把车间当成家,每天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清晨的车间、厚厚的笔记本、下班后拉着老师傅请教问题——构成了郭文生记忆中那段时光的关键词。
  走进郭文生办公室,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桌上一摞摞厚重的书本。每一本都微微卷边,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笔记。这些书本,无声地诉说着郭文生对知识的渴望与钻研的深度,一笔一划凝聚着他对工作的执着与热爱。
  日复一日,在前辈、师傅的助力和自己的勤学善思下,经郭文生手的产品均优于标准要求,他一步步成长为同行中的佼佼者,相继获得“三秦工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2018年,宝钛集团“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成立,郭文生带领团队聚焦技术瓶颈、开展工艺创新。多年来,郭文生领衔的工作室宛如一座技艺传承的灯塔,照亮了无数年轻工匠的成长之路。在这里,一批又一批热轧高级技师、热轧技师和主操作手脱颖而出,他们如同熠熠生辉的火焰,为技术攻关、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关键。要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力度,为一线产业工人铺就成才之路。”深耕热轧一线几十年,郭文生最关心的是技能传承、人才培养。2023年全国人代会上,郭文生提出了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引导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建议。
  奔走在陈仓大地上,郭文生用心书写履职答卷。履职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从企业车间到田间地头,再到代表联络站,郭文生深入一线,走访调研,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关于今年的代表建议,他也早已在心中酝酿——
  “我去了宝鸡市天台山风景名胜区,实地考察景区的道路系统、设施状况以及游客接待情况,拟提出关于加快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审批的建议;还去了岐山县的田间地头,与农民和农业企业负责人交谈,详细了解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和面临的困难,拟提出岐山县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议……”
  秦岭脚下,热轧车间里炉火滚烫,机器的轰鸣声仍在继续,郭文生的身影依然忙碌而坚定。“专于职,勤于工,敬于业,精于技。我将继续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跑基层、进社区,深入学习、走访调研,提出更多具有建设性、针对性的建议意见!”
2024年3月,郭文生代表参加陕西省代表团全体会议。(代表供图)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