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温岭市:民情民意闭环处理
近年来,台州市温岭市人大常委会依托数字赋能,紧扣选民群众和代表的需求,不断完善民情民意收集处理机制,较好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一、搭建平台,拓宽民情民意收集渠道
一是加强民情民意收集平台建设。2021年,温岭市实现了代表联络站的全域全覆盖,并开展常态化、规范化运行,搭建起“市总站-镇街中心站-选区站-室(点)”四级运营管理体系架构。2022年起,着力加强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建设,出台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民情民意处理办法,为民情民意的广泛吸收提供平台支撑。
二是分层收集民情民意。开辟线上线下多维收集渠道,选民群众可通过扫描联络站码、代表个人二维码直接反映民情民意;人大代表可通过“浙政钉”输入日常履职收集的民情民意;代表小组闭会期间的履职活动可通过代表小组联络员录入;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业务进站收集到的民情民意,可通过联络站管理员提交。同时,不断优化来源占比,收集民情民意中,群众扫码占54.70%;代表扫码占21.88%等。
三是引入数智提高收集效能。依托基层单元数字平台,研发“民情民意”应用场景。通过数字化手段,实时更新每月民情民意提交趋势和分级处理、民意分类、办理质效、超期提醒等情况。同时,有效贯通“一府一委两院”端、市镇(街道)人大端、代表浙政钉入口端、选民在线扫码提意见端、基层智治综合应用系统和台州市人大数据仓,形成数据共享合力。
二、理顺办理流程,确保民情民意及时处置
一是建立分类办理制度。在日常分析、“一事一分析”和阶段性集中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探索“六办”工作模式。对代表或代表联络站可直接办理或回复的,进行直办;对需转交镇、街道、开发区相关部门办理的,进行交办;对需转市级部门办理的,由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转市政府,市政府交至承办单位办理;对属于台州市级及以上事权范围,需按规定程序提交上级人大常委会的,请相关人大代表依程序提出建议;对一些前瞻性、办理时机尚未成熟,可以专报形式汇总给各级国家机关留作决策参考的,进行汇办;对各层级办理过程各环节跟踪监督中,需对重点事项加大督办力度,列入专项监督跟踪落实的,进行督办。
二是建立处理反馈制度。根据民情民意处理的难易程度,市人大常委会明确不同的办理时效。各级承办部门接到代表和选民群众意见后,对于直办件,代表或代表联络站在3日内答复处理;对于交(转)办件,承办部门在3日内处理,10日内办结答复,相对复杂的问题,可延长至15日办结答复;对于汇办件,由“一府一委两院”研究处理后,适时将结果进行反馈。代表和选民可通过基层单元数字平台的用户端查看办理进度和结果。
三是建立奖惩并举制度。对民情民意办理质量高、代表和选民群众综合满意率高的单位和个人适时进行表扬,对办理态度不积极、敷衍塞责、评价满意率低的,进行通报批评、责令改正。
三、突出整合贯通,推动民情民意办理提档升级
一是注重代表与选民群众联系的贯通。推进代表二维码(代表联络站码)、代表活动码的全面应用,通过“两码”进选区、工作单位、村居社会、进网格,并向市场、企业、园区等人流密集场所延伸,更好让群众找到代表、让代表走进群众。目前全市1500名各级代表全面启用代表码,广泛吸收民情民意。大溪镇探索将代表码(代表联络站码)亮在代表家门口、代表所在楼幢,以及党群服务中心、老年协会;石塘镇通过在海上各类作业渔船、摆渡船(应急消防救援船)设立基层单元海上联络点,送‘码’进港上船。
二是是注重民情民意与代表建议的贯通。通过民情民意收集数据的沉淀,形成民情专报,每个季度呈报本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并根据其中提炼出的重要问题,科学选定人代会或者闭会期间代表建议的撰写主题,。2024年,温岭市人代会收集到代表建议313件,质量和数量比较往年有较大提升。
三是注重代表建议与大会议案的贯通。依托沉淀数据,从代表建议高频关切中找出区域性重大共性问题,经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协助,各代表小组组织代表分区域深入调研,形成高质量的代表议案,通过人代会表决的方式确立为大会议案。2023年确定“优化营商环境”为大会议案,组织开展了专题询问并全程网络直播,共有18多万人次在线观看。据统计,从2007年至今共确立22个市级大会议案、101个镇级大会议案办理,推动了一批重大民生问题的落实落地。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