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基层人大责任担当
助推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东嘎街道立足基层人大工作实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践行自治区党委“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战略部署,以法治建设为抓手,助力街道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东嘎街道基本情况
拉萨,藏语意为“圣地”,是西藏自治区首府城市,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地处西藏中部稍偏东南,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地势总体由东向西倾斜,平均海拔3650米,是一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拉萨是历史文化“名城”、藏区稳定“要城”、雪域高原“净城”、改革开放“新城”,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拉萨史称“逻些”,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名城。早在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兼并邻近部落、统一西藏后,就从雅隆迁都惹萨(今拉萨),建立吐蕃王朝,成为当时西藏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官,是政教合一的象征。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拉萨城进入了新的时代。196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拉萨为地级市。1982年又将其定为国家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拉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文明的洗礼和文化的鼎盛与延续,积累和沉淀了丰厚的文明成果和文化遗产,素以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俗民情独特、名胜古迹众多、宗教色彩浓厚而闻名于世。拉萨市现辖5县3区(当雄县、曲水县、墨竹工卡县、尼木县、林周县、城关区、堆龙德庆区、达孜区)和3个经济功能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柳梧新区、文化创意园区)。
德吉藏家
堆龙德庆藏语意为“上古福地”,位于青藏高原腹部地带,地处西藏拉萨市西北部,东临城关区、林周县,南与曲水县、山南贡嘎县交界,西与尼木县接壤,北靠当雄县。1959年8月正式成立堆龙德庆县;2015年10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成立拉萨市堆龙德庆区,成为拉萨市第二个城区。2017年12月,羊达乡、乃琼镇、东嘎镇正式撤乡(镇),设立街道办事处。仍隶属堆龙德庆区管辖。现辖3街道办事处3镇,即:乃琼街道办事处、东嘎街道办事处、羊达街道办事处、古荣镇、马镇、德庆镇、31个行政村,即:乃琼街道办事处(乃琼社区、岗德林社区、贾热社区、加木村、波玛村),东嘎街道办事处(东嘎社区、南嘎社区、桑木社区、祥和苑社区),羊达街道办事处(羊达社区、通嘎社区、帮普村),古荣镇(古荣村、那嘎村、南巴村、巴热村、嘎冲村、加入村),马镇(马村、设兴村、措麦村、常木村、朗巴村、岗吉村),德庆镇(德庆村、顶嘎村、邦村、邱桑村、门堆村、昂嘎村)。138个村民小组,地域总面积2670平方公里(0.267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9.4319平方公里,草场面积1634.3876.总人口11万余人。
堆龙一角
青稞幼苗
东嘎街道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区,行政区域东西跨距5.5千米,南北跨距3.5千米,总面积47.53平方公里,公路里程20.7千米,其中柏油路面20.7千米,下辖4个社区,20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3321户10373人,基层党组织35个,辖区内有2318家企业,以发展商贸服务业为主。东嘎街道桑木社区获得农业农村部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21年全国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亿元村、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东嘎街道祥和苑社区获得拉萨市堆龙德庆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1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东嘎街道“小个专”党支部先进事迹入选“全国年度百个两新党建创新案例”,东嘎先锋集结号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推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东嘎基层立法联系点调研
东嘎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入社区开展工作
二、答好赶考卷,经济社会跑出新速度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统筹环境保护和城乡发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常态化,利用现有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细化分类举措,明确责任范围,完善清运模式,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推动南北山“绿色”工程项目,着力打造西嘎山、嘎洞沟及“四旁”植树造林绿色长廊为代表的生态修复示范区域。二是坚持系统思维,统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切实发挥扶贫产业项目的增收带动作用,为东嘎街道符合产业分红条件的人员以4500元人/年的标准进行兑现。三是坚持久久为功,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和产业转型。对南嘎欧西党支部就业安置用地、康达大厦建设、格桑林卡土地开发、桑木120亩土地开发等项目通过制定转型方案、办理集体土地证、签订开发协议等方式扎实推进土地转型升级。积极整合经济资源,引导群众着力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2022年社区集体经济达到6100余万元。四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强化各类民生保障,街道2022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为85%,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60岁以上享受养老保险发放率100%。全面振兴教育事业。按时足额发放覆盖各社区困难户、农户大学生,大学生资助资金,资助金发放成功率为100%。辖区无义务阶段学生辍学情况发生。
东嘎基层立法联系点授牌仪式暨座谈会
三、画好同心圆,传统文化激荡新气象
一是发挥藏戏带动作用。东藏戏队2008年组建,全队25人,各级政府共向嘎东藏戏队拨付非遗传承资金等17万元,编排了节目《文成公主》等八大藏戏,创作出《多杰赶京领奖》等优秀的作品,参加各类演出活动30余场次。二是提炼藏年花技艺传承。2017年桑木社区藏年花染色技艺纳入了拉萨市非物质保护遗产,社区藏年花种植合作社成立以来,在各级部门的大力帮助下,藏年花特色支柱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社区每年种植藏年花30余亩,为更好地传承保护藏年花产业提供坚实基础。三是文旅产业持续发展。街道各社区文化场馆免费有序开放,社区文艺队建设不断完善,顺利完成雪顿节、望果节等各类演出任务20余次。旅游经济呈现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旅游产业进入提速增量突破阶段,2022年5至6月辖区两家林卡累计接待830余人次、创收20余万元。
四、打好服务牌,人大立法勾勒新路径
一是立法工作业务学习不放松。1.街道人大工委依季度定时定点开展民法典、代表法、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同时安排人大代表积极参加堆龙德庆区人大等相关部门业务知识的培训,认真学习基层人大的工作方式方法、业务知识,提高履职尽责水平。2.紧抓人大代表培训工作。不断夯实基础,强化新时代人大代表素质培训,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民主法制建设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活动。二是立法建言献策不迟滞。为深入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东嘎街道人大工委以“重在参与、形式多元、质量第一”的立法意见征询原则成立立法工作机制和专班,配合各级人大常委会对相关地方性法规开展立法后评估,对本区域地方性法规实施后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根据不同法律内容,积极探索立法意见征询新形式,丰富民主立法新实践,形成了“民意广覆盖,流程全链条,信息全方位,联动聚合力,征询促法治,宣传接地气”的新东嘎经验。在工作程序上,按照立法前中后的顺序,确保公民能够参与到法律草案的立项、起草、调研、审议、评估、宣传、实施等全过程、各环节。如1.在立法规划和立法工作计划草案征询意见阶段,抓好立法民意征询的“前道工序”,组织征求意见建议,有序高效开展立法项目意见征询;2.在立法意见征询前。精心设计意见征询方案,着重关注征询对象的广泛性、征询内容的针对性、征询形式的多样性。3.立法意见征询中。关注意见来源的多元化,注重发挥平台作用,发挥信息采集点功能,关注专家顾问专业建议,关注行业代表意见建议,广泛征集基层群众和单位意见建议。4.在立法意见征询后。推动“立法回头看”,积极展开立法后评估,及时了解法律实施情况,总结立法经验和立法意见征询工作经验,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升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三是创新立法工作方式方法不停步,确保群众“零距离”参与立法。1.健全立法联系点工作体系,形成了“人大代表+小区志愿者+网格员+群众”的联系网络,让联系点成为立法工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传递人民真实的声音;2.尝试立法联系点的数字化建设,充分发挥微信群、公众号、抖音直播等载体功能,根据需要适时发布立法征询信息,确保信息传递更加快捷高效,使每一个点成为践行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重要窗口;3.多方联合宣传,使1+1>2。群众参与立法的前提是懂法。关注普法环节,街道人大工委主动同普法部门和职能部门联合,开展内容丰富的宣传贯彻活动,加强对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做好法律在群众的宣传工作。只有注重法律草案解读,坚持当好“解说员”,讲明白说清楚法律草案对群众的影响、和群众的关系,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热情,意见征询工作才能谈出成效。
传真:暂无
通讯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东嘎街道办
邮编:8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