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青海 > 新闻报道

青海省人大农牧专业代表小组对全省农作物种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视察

来源: 青海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2年08月22日 15:15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12年工作要点,为了进一步规范种子法的贯彻实施,促进我省农作物种业全面发展,8月16日至17日,省人大农牧委员会会同常委会人代工委组织省人大农牧专业代表小组,对全省农作物种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
  视察组用两天时间,实地察看了青海省小寨良种试验站农作物良种繁殖、新品种示范展示、小麦原种繁殖基地以及互助县塘川镇优质杂交油菜集约制种基地、余家村马铃薯集约化种植基地。视察期间,代表们还与省农牧及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种业管理人员等进行了座谈,听取了省农牧厅、湟中、互助县政府贯彻实施种子法以及农作物种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视察组认为,我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域独特,气候冷凉,农作物一年一熟,是以常规种为主的地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农牧部门紧紧抓住国家种子工程实施机遇,通过项目带动、市场信息引导、强化质量监管,把农作物良种生产的自然优势、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积极推进了全省现代农作物种业的健康发展。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严格管理,主动服务,积极作为,效果明显,在贯彻落实种子法、加强农作物种业发展方面积累了许多好经验和做法。
  同时,视察组也认为我省农作物种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种子监管体系不顺。省、州、县种子管理部门为事业单位,不利于行政执法。二是种子生产体系建设不完善。我省属立体型气候农业,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频发,良种生产事关粮食安全。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大部分良种及原种扩繁场的耕地被征占,种子基地巩固难度较大。三是种子生产企业规模小、机制不活,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求。四是农民制繁种的意愿和积极性不高。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和劳动力成本大幅度增加,良种生产的投入也相应增加,制繁种经济效益下降,挫伤了农民制繁种积极性。对此,视察组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进一步搞好制繁种的区域规划,要立足区域生态条件和农作物制繁种特点,合理布局全省的种子生产基地。二是围绕特色农业,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进程。三是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全省相对集中、长期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确保用种数量和质量。四是在加大执法监督工作力度的基础上,要继续加强种子法的宣传工作,不断增强全民的种子意识。五是进一步加强全省良种基地和试验站建设,切实发挥试验场、站新品种引进、示范、繁育、推广等职能作用。

编 辑: 谢先红
责 编: 谢先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