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 > 代表活动

四川省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组结束在绵阳调研

来源: 四川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09年07月28日 09:30

代表们在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了解情况

代表们在绵阳出口加工区了解情况

代表们在绵阳普思电子有限公司调研企业生产情况

  问诊把脉 加快中国科技城建设

  张学忠 席义方参加

  “增强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驱动”、“完善科技城管理体制,提升管理机构层级”、“加大对科技城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为期3天的四川省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专题调研组于7月23日结束在绵阳市的专题调研,形成了“关于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3件代表建议。代表们在调研报告和建议中希望国家加快科技城建设,促进四川中西部地区科技产业发展。专题调研和建议将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张学忠,全国人大代表、省十届人大常委会代理主任、党组书记席义方参加专题调研。

  2000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绵阳科技城的决定,目的是要把绵阳丰富的军工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把科技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形成国际和国内的竞争力,建成西部重要的创新基地,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试点、示范作用。近年来,科技城建设坚持依托绵阳军工科技优势,推动科技产业稳步发展,先后培育100余家具有比较优势和鲜明特色的军转民科技型企业;构建了科技产业发展的“五大支撑平台”,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取得新成效;以园区建设为基地,促进科技产业集中发展;不断探索和创新科技城建设的体制机制;区域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在3天时间里,代表们听取了绵阳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城建设的情况汇报,深入到一批重点国防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科技园区、国有大型企业及重大项目建设现场进行了调研。代表们在调研过程中,既看到绵阳在科技城建设、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也分析了了解到科技城未来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代表们认为,绵阳科技城资源丰富,科研开发实力较强,但市场资源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培育发展缺少市场化运作机制;国家层面对科技城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尚显不足;军民结合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性障碍比较突出;科技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存在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问题;科技产业孵化平台、自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创业服务等体系尚待强化和优化;区域发展环境急需进一步优化提升;科技城现有人才结构尚不完全适应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加快发展的要求。

  通过调查研究、座谈讨论,代表们重点针对绵阳科技城体制机制创新、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灾区恢复重建等方面,建议国家加大对绵阳科技城建设的政策扶持,增强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发展的政策驱动;完善科技城管理体制,构建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加大对科技城军民结合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科技产业孵化、培育和发展所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向绵阳科技城适当倾斜,科技产业化项目的培育和发展进一步增大国家层面的投入;进一步支持绵阳科技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帮助和支持科技城建设所需要各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完善地震重灾区产业恢复重建的扶持政策。

  又讯四川省国人大代表第三专题调研组7月21日结束在内江市的专题调研,形成了“关于把内江市作为全国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基地的建议”、“关于把内江市作为丘陵地区实施微水工程试点市的建议”。这2件代表建议将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代联工委全国代表处 罗宇飞  人民权力报 孙信志)

编 辑: 李杰
责 编: 李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