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到西安专题调研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情况
孙清云陪同 杨永茂黄玮陈宝根焦安发等参加调研活动
西安日报讯(记者 拓玲 实习生梁情)昨日,由在陕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莅临我市,就西安“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专题展开为期三天调研。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清云陪同调研。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杨永茂、副主任黄玮,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宝根,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桂维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焦安发、张会彬,副市长黄海清,市政协副主席黄河,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来西京参加调研活动。
开发区启动园区循环经济规划编制
在专题调研工作座谈会上,黄海清代表市政府汇报了西安市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据悉,我市近年来积极转变发展理念,依托高新技术、新型建材等产业,走上了一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生态型发展之路。在高新区启动了园区循环经济规划编制工作,该规划已在2009年底通过了环保部、科技部、商务部组织的联合评审。经开区编制了《西安经开区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在经开区的项目建设上,实行统一规划、循环利用、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资源梯级利用;在政策激励上,综合运用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手段,实现水、能源、土地等资源的综合节约利用。
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效果显现
在“一产”方面,我市加快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变,突出抓好10个万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示范点建设。在“二产”方面,在造纸、电力、化工、建材、轻工等重点行业和重点用能企业,首批确定了16个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引导和督促企业开展废旧物资、中水、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经开区、西安青啤、陕西福天宝科公司、市物资回收利用总公司4家列入了第一批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西安物资回收利用总公司和中钢西重列入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高新区、航空基地、蓝田尧柏水泥等7家单位申报了第二批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十一五”以来,市财政共投入5814万元,实施了节能项目103个,形成节能量83.9万吨标准煤,带动社会投资78亿元。2008年以来,组织实施绿照工程,累计推广节能灯156万只,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20%,推广量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
积极调整结构 淘汰落后产能
在推进结构调整方面,一方面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十一五”期间,全市已关闭造纸企业41户,淘汰落后产能71.85万吨;关停水泥生产线28条,淘汰落后产能241.3万吨,超额完成省定150万吨的淘汰任务。其次是优化产业结构,对规模小、效益低、耗能高、污染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项目一律一票否决,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新上项目不允许突破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范围。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西安市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全市单位GDP能耗降低到0.82吨标准煤,累计下降20.36%,降幅高于全国5.9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为0.628吨标准煤,提前超额完成了西安市“十一五”期间工业能耗下降27%的任务。
下午,调研组代表实地视察了西安奥辉纸业有限责任公司造纸污水处理工程、西安海普实业有限公司年产30万立方米蒸压加气砼砌块生产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