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代表团主页 > 广东 > 新闻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汕头市长郑人豪

大交通促振兴 提质助推同城化

来源: 南方日报  浏览字号: 2013年03月11日 14:23

  如果粤东、粤西这两翼不能展翅,广东这只大鸟很难真正腾飞。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广东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记者就此采访了参加大会的汕头、湛江两市市长,谈如何发挥区域中心城市作用,带动东西两翼发展,为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老特区”如何重振雄风,带动粤东区域发展?“小兄弟”揭阳挟大项目上马和区划调整之势,谋变粤东中心城市,老大哥如何面对?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汕头市长郑人豪。

  这位45岁的市长以创新、睿智、实干著称,曾公选担任省民政厅副厅长,是当时广东最年轻的副厅长之一,2008年被派回家乡汕头任职,肩负厚望。

  “目前,汕头各界求新、求快、求变的愿望十分强烈,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氛围非常浓烈。很多大型央企和潮商纷纷看好汕头,来汕投资。比如,近两年落户汕头的央企就有10家之多。同时,潮阳高铁站周边在建的物流商贸新城,就是由深圳潮商集团投资200亿元来建设。”郑人豪兴奋地说。

  交通产业一起抓

  要发展,首先抓“大交通”。郑人豪介绍,汕头要在未来几年内建成5条高速公路。汕揭梅高速公路月浦路段建成通车,结束了汕头近10年没有新开通高速公路的历史,高速公路对内对外互联成网的格局逐步形成。南澳大桥今年底开通,广澳深水港口要扩容。

  其次抓产业。汕头提出四大产业发展计划,包括传统产业提升计划、现代服务业提速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和蓝色海洋综合开发计划。第三是抓扩容提质,集聚发展。《汕头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获得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的“规划卓越奖”,实施“南拓、北优、东扩、西联”战略,汕头海湾新区规划面积480平方公里,正式列入省重大平台建设,包括东海岸新城、濠江新城、珠港新城、西部生态智慧新城、粤东物流新城等建设。

  “向兄弟城市学习”

  对于兄弟市的竞争,郑人豪显得低调、淡定。“我们确实要向兄弟城市学习,扎扎实实地推动汕头加快发展,赶超进位。潮汕一家亲,大家要互助共赢,共谋发展。省委提出汕潮揭同城化,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同城化牵头市,汕头主动对接潮州、揭阳,推动交通设施、产业、民生事业等一体化。坚持错位发展,突出服务功能。”

  当区域中心城市,除了经济硬实力,还要看软环境,这是历史沿革和区域经济自然发展形成的。郑人豪说,汕头的人居环境、科技、教育、金融、文化、卫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我们要继续提升,更好地服务大粤东。作为粤东医疗中心的汕头,最近又有好消息。李嘉诚先生要在汕头建设国家级肿瘤医院,占地150亩,6月份开工。同时,汕头已开工建设的大型商贸综合体达11家之多,总投资额达200多亿。这些综合体的建成,将使原本就占有粤东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三分之二的汕头的服务业进一步迅猛发展。(陈枫)

编 辑: 孟玉
责 编: 孟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