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铺就草原幸福之路

——全国人大机关助力内蒙古察右前旗、太仆寺旗脱贫摘帽纪实

文/《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田宇 赵祯祺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2020年第24期  浏览字号: 2021年01月05日 10:25

导读:内蒙古察右前旗、太仆寺旗曾是国家级贫困旗县,在全国人大机关数年的定点帮扶下,“两旗”已于2020年成功脱贫摘帽,草原人民踏上了幸福生活的新起点。

2020年3月4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以下简称“两旗”)正式脱贫,终于摘掉了持续26年的国家级“贫困帽”。这标志着全国人大机关定点帮扶“两旗”取得重要成果。

全国人大机关于2016年正式定点帮扶察右前旗,而与太仆寺旗“结缘”则要追溯到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栗战书委员长对做好机关定点扶贫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王晨副委员长赴太仆寺旗调研定点扶贫工作,沈跃跃副委员长、顾秀莲原副委员长先后带队赴“两旗”了解定点扶贫工作并捐赠物资。此外,全国人大机关党组每年召开会议研究定点扶贫工作。机关党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杨振武,机关党组副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信春鹰坚持每年带队赴“两旗”实地调研,捐赠扶贫款,并在调研中确定落实了多个重点项目。

2016年以来,全国人大机关通过多种方式,累计为“两旗”投入帮扶资金和物资2000余万元,协调引进各类帮扶资金和物资3.05亿元,还积极推进重点产业项目,深化志智双扶,配强挂职干部,并且利用“互联网+”的消费扶贫模式助力“两旗”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记者从全国人大机关扶贫办获悉,察右前旗和太仆寺旗的贫困发生率分别由2015年的11.82%和5.23%,下降至0,脱贫人口超过3万余人。

用“小土豆”书写察旗脱贫“大文章”

察右前旗位于我国最大的马铃薯产区——有着“中国薯都”之称的乌兰察布市。这里降雨量少,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是马铃薯的理想种植地区,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但长期以来,原始的种植方式导致马铃薯产量低、品质差。

如何用“小土豆”做出脱贫“大文章”?2018年,杨振武秘书长在察右前旗调研时指出,要紧紧抓住国家推动马铃薯主粮化开发战略机遇,立足察右前旗耕地和土壤条件,探索推动马铃薯纳入国家粮食补贴范围,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拓宽产业发展、产品研发和宣传引导,做好小土豆的“大文章”。

2019年全国人代会期间,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乌兰察布市市长费东斌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大马铃薯主粮化扶持力度的建议”,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被纳入重点督办建议。

同时,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和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相关单位积极对接联系,针对马铃薯主粮化面临的问题赴乌兰察布市开展联合调研。

通过多方努力,建议办理成效显著——察右前旗被纳入国家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试点旗县,农业农村部每年给予专项资金2000万元,共补贴三年;安排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轮作任务30万亩,补助资金3500万元;乌兰察布市还统筹补贴1.1亿元用于马铃薯种植……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脱贫。

察右前旗迎来土豆丰收。(全国人大机关扶贫办供图)

此外,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还积极与全国人大机关挂职扶贫干部和当地有关负责同志沟通联系,协助推进察右前旗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进一步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察右前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于2020年4月16日通过国家评审,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入选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的旗县。据挂职察右前旗的全国人大机关干部介绍,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成功创建将辐射带动全旗19万亩马铃薯、8万亩果蔬以及乌兰察布市400多万亩马铃薯、70多万亩蔬菜为主导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进乌兰察布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同类型旗县的产业发展,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

把铁路通到太旗去

锡林郭勒盟是内蒙古自治区仅有的两个不能坐火车到北京的盟市之一。太仆寺旗位于锡林郭勒盟南端,是内蒙古最靠近北京的旗县之一,却一直未开通铁路,交通十分不便。

“要致富,先修路。铁路富民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一直没有通铁路也是制约太仆寺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邵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因此,从九届全国人大开始,常委会和机关领导同志就一直关心和推动这个问题的解决。

为此,全国人大环资委积极推进太锡铁路(太子城至锡林浩特)途经太仆寺旗并设站的相关事宜。其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陆东福为太锡铁路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他表示,国铁集团高度重视铁路对扶贫攻坚的支撑促进作用,将深入研究在太仆寺旗设站的技术方案,努力为太仆寺旗等沿线地区脱贫作贡献。

其间,国铁集团会同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相关单位对太锡铁路过境太仆寺旗并设站的方案持续优化完善,最终确定采用过境太仆寺旗西山坡并设站的方案,线路展长4公里。

2020年9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太锡铁路可研究性报告,太仆寺旗未通火车的历史即将结束。曾在锡林郭勒盟挂职的人大机关干部激动地告诉记者:“在太仆寺旗西山坡设站,将让太仆寺旗迎来铁路的开通,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大事。”

“互联网+”助力消费扶贫

在帮扶发展致富产业、开通铁路的同时,如何帮助贫困户将优质农产品以最便捷最快速的方式销往全国各地,是全国人大机关和挂职干部们扶贫工作的重点。

当前,产品销售已经从原来面对面的传统销售模式,转变为线上体验介绍、线下物流配送的新模式,不仅消费模式升级,消费体验的优化也在推动销售规模的扩大。然而,不少地理位置偏僻的贫困村,交通极为不便,物流基础薄弱,优质的农产品很难得到销售和推广。

位于太仆寺旗的红喜村,自建制以来长期不通邮,村民们邮寄物品和收发快递都需要到8公里以外的红旗镇。为打通消费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在全国人大机关扶贫干部的努力推动下,太仆寺旗电子商务配送站建设单位在红喜村设立了电子商务配送中心。同时,扶贫干部帮助红喜村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成立太仆寺旗红喜农牧业有限公司,注册“红喜”商标,并利用直播带货方式,为太仆寺旗及红喜村的产品探索稳定可靠的销售渠道。经多方努力,“一亩薯”土豆、益口原藜麦和宝昌熏兔等红喜村特色产品被推上“人民优选”综合销售平台。这些产品在品牌效应的带动下被多家电商销售平台纳入采购产品清单。

太仆寺旗红喜村村民为农产品设计包装。(红喜村供图)

像这样通过“互联网+”让优质农产品走向市场,通过消费带动扶贫的例子不在少数。2020年,全国人大机关协助察右前旗成功举办了电商直播技能培训班,并通过协调京东云仓、公益人大等八家电商平台销售察右前旗的产品,即使在疫情期间,也保证了村民们每天都有收益。

值得关注的是,为创新扶贫模式、推进精准扶贫,2018年初,全国人大机关扶贫办和中国银行旗下中益善源公司运营团队共同努力,成功开发了公益人大精准扶贫平台,太仆寺旗和察右前旗千余款农特产品陆续上线公益人大平台,牛羊肉、土豆、藜麦、燕麦、酸奶等深受全国人大机关干部职工及平台广大用户的喜爱。

据全国人大机关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年间,公益人大平台助推“两旗”1200余款产品上线,实现销售额1644.91万元,全国人大机关累计购买贫困地区农特产品936.52万元,助推其他联盟单位采购“两旗”农产品金额达926万元。

编 辑: 宫宜希
责 编: 余 晨

相关文章